基层"特长兵"留不住不想留不愿留怎么办

拿什么留住你,我的特长兵

■新疆军区某装甲团高炮连指导员 付倩靖

常言道"高手在民间",基层这个人才"蓄水池"蕴藏着许多有一技之长的"小达人"。可尴尬的是,这些特长兵经过基层淬炼、悉心培养,往往"小荷才露尖尖角",就因各种原因"人往高处走",导致基层陷入费心费力却留不住人才的窘境。在与许多基层干部的交流中,他们都呼吁关注基层特长兵群体,希望建立相对完善的机制,让有特长的"小达人"们能够真正安心基层、扎根基层。

--本版编辑部

上周一,连里准备制作某项课目演示的视频教学片,提高官兵的训练水平。按说这种片子,搁以前那都不叫事儿,只要交给李攀,其他啥都不用管。可现在他被机关调走,连队刚刚培养的视频制作骨干还是"半桶水",能不能独立制作成品还真得打个问号。

提起李攀,我憋了一肚子话想说。去年连队受领"一部四室"规范任务,需要制作一些影像资料。那段时间,李攀白天在连队、驻训地、机关3个点上来回奔波搜集素材、录制镜头、剪辑视频,吃了上顿忘下顿不说,挑灯夜战熬通宵那也是常事。

看到李攀这么辛苦,于是年底我和连长商量着向连队党支部推荐他为"优秀士官",这既是对他工作的肯定,也是激励他今后再接再厉。可不承想,这事儿拿到支委会上一说,班长骨干们却不"买账",说他平时不是扛着摄像机跑跑颠颠,就是闷头待在网络室,想要战士们认可他的工作?难!

这事儿不知怎么传到了李攀耳朵里,他黑着脸找到我,诉了一肚子苦,但我最终也是无能为力。唉,同样是为连里干活,到头来却得不到认可,搁谁不心寒?后来宣传股物色视频制作骨干,李攀铁了心要去,谁都拦不住。

任性归任性,但任务摆在那,总得有人干啊。思前想后,第二天我还是厚着脸皮把李攀请了回来。没两天工夫,视频教学片就做好了,官兵非常认可。这个坎儿虽然过去了,我却心绪难平,感慨最深的还是基层连队近年来出现的"人才荒",好不容易培养出来几个"小达人",要么心灰意冷转行不干,要么"翅膀硬了"往机关跑,一点招儿也没有。

大学生士兵谢建辉,本科学的就是播音与主持,是个搞文艺的好手。当初,为了培养他,连里可没少下功夫。后来他成了团里的"小明星",就连师里每逢大型演出,都点名要他参加,给连队挣足了"面子"。可毕竟每年连里的奖励名额少,每次都说要给他,后来都不了了之;再后来,机关看上了他,有意把他调过去,但我有点私心,想着他一走,连里的文娱工作没人顶得起来,就硬是没松口。没承想谢建辉心灰意冷,干工作也没了原先那股冲劲。

还有去年退伍的下士高守如,当初要建数字连史馆,连里把他作为骨干人才送去专门学习3DMAX软件,但是这个软件比较"冷门",任务完成后,连队只能把他晾在一边,没再进一步培养使用。去年临近退伍,驻地广告公司看中他这一技能,高薪聘用他,尽管我苦口婆心做工作让他留下来,可他还是执意要走,愣说在部队找不到存在感。

我粗略算了算,去年初,连队里一技傍身的特长兵共有13名,可才不到一年时间,因借调、退伍、转行等原因,年底就剩下5名了。这些日子,我也在反思,和连长商量着怎么把人才保留住,也想了一些招法:比如在确保军事训练成绩合格的前提下,每年为这些特长兵预留奖励名额;根据他们在连队完成任务情况量化打分,累计积分,年底评功评奖、晋升士官综合考虑……

说一千道一万,说到底还是希望连队能多留住些人才。离了这些特长兵,好多工作还真玩不转。

北部战区陆军某炮兵团立铁规树导向

标兵连队10余名特长兵无一"流失"

解放军报讯(记者刘建伟、通讯员赵雷)3月上旬,记者到北部战区陆军某炮兵团导弹一连采访,看到连队10余名"小达人"都在各自岗位大显身手。指导员杨晓峰一脸兴奋地说:"过去,学历高、有特长的新兵刚一'露头'就被机关挑走了,如今团队出台铁规树立鲜明导向,引导'小达人'真正安下心来扎根基层。"

团政委张建中告诉记者,对基层来说,擅长计算机、写作、维修等方面的"小达人",个个都是连队的宝贝疙瘩。机关挖走一个,基层某一项工作就可能"告急"。怎么才能拴住这些"小达人"的心?张政委说,团机关"嗖嗖"从营连挖人,基层"小达人"的心难免活络起来。稳定兵心,领导机关要率先垂范做出好样子、树立好导向。

管住上头,自然就能引导下头。为此,他们出台硬规定:严格落实机关编制,不超占基层一兵一卒,不得随意抽调公差勤务。杨指导员介绍说,连队三级军士长胡顺和虽然只有初中文化,却是个能文能武的"多面手"。几次"牛刀小试"后,很快就吸引了机关注意。前不久,团军械股抢先一步,把申请调他进机关工作的报告送上了团领导的办公桌。

"去机关好哇,离首长近,啥好事都能摊上。"面对身边战友的好心提醒,胡顺和动心了。"胡顺和在掌握和领衔新装备运用方面还存在弱项,现在不补上,将来发展就要受限制。"尽管机关几番协调,团领导经过慎重考虑,在报告上批示:时机不成熟,暂缓进机关。

得知此事,胡顺和有点郁闷。可没过多久,他就在团队新型装备建设现场会上大显身手:作为连队装备演示负责人,演示前夕,一部装备系统突发故障,胡顺和"三下五除二"就使系统恢复了正常。

在大家敬佩的目光里,胡顺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。这之后,他扎根基层刻苦钻研,很快领衔研发出"电瓶快速连接器"成果,被评为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。

老胡掏心窝子地说,他能安心扎根基层这个舞台,也与连队党支部的一个观念密切相关:人才越"卡"越少,越"放"越多。

前些日子,连队有个到厂家短期培训的名额,官兵不约而同想到了胡顺和。但是,有人提出:"老胡走了,他手里一摊子活谁干?"可推荐时,两位主官还是毫不犹豫在胡顺和的报告上签了字。

"拔尖人才不能'拴'在某个岗位上!"杨指导员说,与其等到"江郎才尽",不如未雨绸缪"充电"于"才尽"之前。学成归来,胡顺和结合连队需要,很快提出了两项攻关课题。

机关不摘青涩果,基层施肥育壮苗。几年来,该连擅长电脑、写作、维修的10余名"小达人"无一"流失"。"小达人"领跑,助力连队建设攀高。去年,连队主官喜滋滋地捧回了集团军"基层建设标兵连"奖牌。

评论

  • 相关推荐
  • 新闻
  • 娱乐
  • 体育
  • 财经
  • 汽车
  • 科技
  • 房产
  • 军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