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石榻见证丝绸之路繁荣景象

入春以来,甘肃省天水市博物馆内的 《丝路瑰宝---隋唐贴金彩绘围屏石榻》 特展吸引了众多游客,展出的隋唐彩绘围屏石榻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、融合和影响的重要物证,为研究粟特人及其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。

此前,这件国宝级文物由陕西、甘肃两省文物保护工作者联手进行了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的保护修复。保护修复后展出的彩绘围屏石榻结构稳定,纹饰清晰,屏风中原有的亭台楼阁、水榭花园和人物栩栩如生。

记者近日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获悉,此次随彩绘围屏石榻同时完成保护修复的还有2个镇墓兽、5件坐部乐伎俑以及烛台、金钗、石枕、墓志等11件遗存。此次保护修复工作科学规范,运用了一批现代科技和文物保护研究成果。被修复的这具彩绘围屏石榻,为国家一级文物,长期存放于天水市博物馆。

据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马琳燕介绍,该石榻出土6年后曾由甘肃省博物馆进行过一次保护修复,之后由于所用材料年久老化,加上汶川大地震及其余震影响,其整体结构出现隐患,不利于安全保存,美观上也达不到最佳的陈列效果。受天水市博物馆委托,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(时为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)根据编制的保护方案,在天水市博物馆的配合下,对其进行了保护修复。

石榻保护修复工作科学规范

隋唐彩绘围屏石榻,又称隋唐贴金彩绘屏风石棺床,是古代厚葬逝者的葬具,1982年出土于天水市区的一座古墓中。石榻通高1.23米、宽1.15米、长2.18米,由大小不等的17块画像石和8方素面石条组成榻座、榻板和屏风。其中长方形的榻座由8方长短不等的素面石条和2方画像石组成,榻板由4块石条拼成,屏风由11方雕刻精湛、技艺娴熟的彩绘画像石组成,屏风的底部镶嵌在榻板边沿的凹槽内。部分画像石原来饰以红彩,外施贴金,十分华丽。

据马琳燕介绍,这具石榻所用的石材为砂页岩,材质疏松,修复前本体已出现掉渣、局部开裂等病害,大部分彩绘和金彩已经剥落,当初修复所用的石膏,无法长期承载石质的重量,且其物理性能与石榻本体材质的性能不相匹配;原先选用的有机硅材料渗透性不佳,喷涂后石榻表面炫光严重,材料已进入老化期。

在这次保护修复中,文保人员运用了科学有效的保护技术,检测分析了石榻的石材和制作工艺,对保存现状、主要病害类型及成因、拟采用的保护材料及方法等做了大量研究工作,确定了保护与修复的思路与技术。

马琳燕说,他们从石榻的整体结构稳定性、石质本体和表面彩绘层三个部分,对石榻进行了保护与修复。清除了石榻表面涂刷的JB-105有机硅材料、环氧树脂、石膏等已老化的保护修复材料;对石材本体的断裂处重新连接,补强加固了局部的疏松和残存部位,增强了裂缝的结构;更换了年久已锈蚀的角铁支撑体,重新设计组装了钢架与有机玻璃扣件结合的支架,满足了安全和陈列需要。

隋唐时期来华粟特人的重要物证

据了解,此次被保护修复的彩绘围屏石榻,反映了隋唐时期东西文化交流的场景,也是这一时期进入中国的粟特人的重要物证。粟特人是中亚历史上著名的商业民族,主要位于中亚地区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。从我国的东汉时期直至宋代特别在唐代,在以丝绸之路为中心的对外商业活动中,粟特人是最活跃的力量。

11块屏风,雕刻技法精湛,内容丰富,反映了主人狩猎、宴饮、出行、泛舟等生活画面和亭台楼阁、水榭花园等建筑。第六合屏风画中的夫妇宴饮图,正是这一时期家具陈设和生活习俗的真实写照。屏风画中人物打扮充分反映了盛唐前受西域影响的胡服盛极一时,当时胡人胡乐也相当普遍。

屏风正面五面,中间为墓主夫妇宴饮图,两边依次为曲尺形回廊图、车马出行图、牛车出行图、水榭图;右侧屏风三面,分别为酿酒图、红日水榭图和狩猎图。左侧屏风三面,分别为楼阁远望图、朗月图和骑马出行图。其中的酿酒图与粟特人的"赛祆"活动有关,而左右两侧的日月图可能反映了祆教的日月崇拜。

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王保平告诉记者,屏风式石棺床在史籍中有记载,但出土实物数量不多。像天水出土的这具实属罕见,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胡汉交流的文化特点,是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、融合和影响的典型代表,为研究粟特人的文字、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。

近年来,有关粟特人进入中国的出土文献资料和考古文物实证不断被发现,我国境内的安伽墓、史君墓、康业墓、虞弘墓等与粟特人相关的一些墓葬相继被发现,粟特人成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的热点,中国成为粟特人及其文化研究的前沿。

(本报西安3月26日专电)

评论

  • 相关推荐
  • 新闻
  • 娱乐
  • 体育
  • 财经
  • 汽车
  • 科技
  • 房产
  • 军事